鉅大LARGE | 點擊量:312次 | 2023年02月02日
格力入主銀隆新能源,能否撐起董明珠的造車夢?
極客網·極客觀察九月二十七日(文/水木)和其說格力想要圓造車夢不如說是為了轉型找最后的出路。
八月三十一日,格力電器公布通告稱,公司通過司法拍得銀隆新能源30.47%的股權,同時,董事長將所持銀隆新能源17.46%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上市公司行使,交易完畢后,銀隆新能源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。
目前看,格力大刀闊斧的造車運動將正式準備進行到底。
盡管格力一直被視為空調界的天花板,但其最近兩年的表現卻隱隱約約的透漏出后勁不足,老大的位置也開始搖搖晃晃,產品業(yè)務線單薄始終是格力面對的最大難題。
根據格力2020年財報顯示,公司實現營收1704.97億元,同比下降14.97%;實現歸母凈利潤221.75億元,同比下降10.21%。
充電溫度:0~45℃
-放電溫度:-40~+55℃
-40℃最大放電倍率:1C
-40℃ 0.5放電容量保持率≥70%
這個業(yè)績表現和宿敵美的形成了明顯比較。
美的2020年實現營收2857.10億元,同比上升2.27%,歸母凈利潤272.23億元,同比上升12.44%。
拉開差距的原因很簡單,美的的產品業(yè)務線要比格力豐富。
格力空調在市場上長期形成的絕對地位的確是優(yōu)勢,但反過來,資源過于集中、過分依賴空調的營收結構也會對其自身出現反噬。
根據格力電器2020年年報顯示,其中空調業(yè)務實現營收1178.81億元,比2019年的1386.65億元下降了14.99%,而在總營收占比中卻比2019年有所提高,達到70.08%。
空調業(yè)務的營收占比上升必然會導致其他產品被擠壓。
當期格力小家電的營收為45.21億元,占總營收比重為2.69%,2019年為55.76億元,占比2.81%;2020年智能裝備業(yè)務實現營收7.91億元,占總營收比重0.47%,2019年為21.41億元,占總營收比重為1.08%。
或許格力可以憑借空調優(yōu)勢繼續(xù)占據該單品老大的位置,但美的步步緊逼,或將在綜合實力上持續(xù)實現對其碾壓,單憑某一款產品絕對不可能坐上家電老大的位子。
所以,在格力看來,轉型早已迫在眉睫。而假如同時加大在小家電領域投入精力,結果無非就是和老對手美的面對面的拼刺刀,加劇內卷化,鹿死誰手猶未可知,這并非是聰明的選擇。
那么格力只能在宿敵的空白處下手,那么造車完全可以嘗試一番。
但從格力以往的轉型經歷來看,幾乎是未嘗一勝。激進式的轉型風格讓格力在幾年間瘋狂踩坑。
從手機到芯片再到新能源汽車,但凡是那些年的熱門風口格力無一落下,但也全都無功而返。曾經對電商渠道的不屑一顧,在去年又開始一反常態(tài)的持續(xù)加碼對新零售的押注,董明珠更是親自下場開播賣貨,但始終還是晚了一步,讓格力錯過了最佳黃金期。
相比這次出手控股銀隆新能源,關于格力來說既借助了政策東風同時又恰逢產業(yè)崛起的萌芽期。所以,這一次不一定是格力最后的轉型嘗試,但卻是最重要的一次機會。
來源:極客網水木